本屆收到約一百五十份詩稿,感謝同學積極參與!以下是三位老師以糊名方式評審的結果:

冠軍3C 彭小宣


















《我》

 母親稱贊著成功。

一般而言,「稱讚」的賓語為人,而詩作卻寫「母親稱贊著成功」。「成功」的是「我」,但在作者的眼中,「我」是抽離的,他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成功,因為在「我」的「母親」的眼中,從來只有「成功」,而沒有「我」,因此當被稱讚時,「我」是無感的,詩作簡煉地呈現了現代母子或母女關係的疏離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作者用了「贊」字,而非「讚」字。雖然很可能只是作者寫了別字,但從「作者已死」[註:詳見法國文學批評家羅蘭・巴特(Roland Barthes)的文章〈作者之死〉(The Death of the Author)] 的角度觀之,卻恰好可解讀為「無言」。「我」只能用這種近乎密碼的方法表達著「無言」的感受?這個別字反而擴大了聯想空間。

亞軍5D 黃焯言

《執著》

 將每個單一,看成唯一



作者試圖歸納和探討人之所以執著的原因。「單一」指單獨、只有一種,與「多」和「複雜」等構成反義詞,強調點在數量「單一」的狀態;而「唯一」指獨一無二,強調點在事物的性質是「唯一」的。眼前「單一」的人和事,未必是世界上的「唯一」。我們之所以視眼前的單一為唯一,是因為受執念限制,令我們的視野受到局限,因而畫地為牢。

季軍1C 朱智羲心思;私心

我們總為別人花心思,但目的究竟是甚麼?也許,很多人都沒有想過,其實許多人不過是用「心思」包裝自己的「私心」。許多人的所謂「愛」,其實是愛己,而非愛人。願意花時間、花「心思」去哄人,或許是因為討別人的喜歡,從而換取自己內心被喜歡的愉悅感。作者觀察入微,洞察人心,詩作教人反思甚麼才是真正的無私。

優異獎2A 曾雯芯 《永遠》

永遠都不要說永遠

詩作營造了一種矛盾,當隱含敘說者談論「永遠都不要說永遠」時,其實已經在「說永遠」。詩作不合事理,然而卻合於情理,這種矛盾比起說「不要說永遠,更能呈現出隱含敘說者內心的紊亂和失望。

優異獎2A 曾家樂時間:我一向不喜歡等人

「時間不會等人」可謂老生常談,然而作者賦予了時間人格,在他筆下,「時間」高傲地說著自己不喜歡等人,作者為時間塑造了獨有的形象,故讀之甚有新鮮感。

I BUILT MY SITE FOR FREE US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