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獎作品匯覽


得獎作品如下:


得獎學生感想


  • 4A 沈樂詩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冠軍

       初次參賽並獲獎           「對鏡方驚鶴髮新」

  以前我還以為對聯是現代人很難寫得出來的,更何況我還是個學生,壓根不可能對出一副好聯。但我在詩創學會中學習對聯後,慢慢發現也沒想像中困難,只要了解到技巧跟練習,即便不是中文老師,不是對聯研究者,只是一個普通學生,也能自己對出一副對聯,過年對副春聯都不是問題呢!後來,我誤打誤撞參加了全港學界對聯比賽,經過海選之後能入圍已經很滿足了,最後能折桂而回,只能說是幸運。

  學對聯真的對我們有莫大的裨益,能提升我們對古詩詞的理解能力。最最最重要的是甚麼呢?就是——能令我們生財致富!(比賽獎金:一千元正)



  • 3D 吳奕瑩(中文詩詞創作學會主席)  亞軍

       連續三屆獲獎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「怨柳空聞羌笛悲」

  我和對聯的相遇原因是那麼的淺白,沒有任何詩情畫意和浪漫主義,僅僅是因為比賽那可觀的獎金。由金錢堆造起來的緣分通常都不會長久,可沒想到這一扎進去就是三年。一切都從最基本的開始,漸漸地已經離不開對於詞藻的執著,一對好聯甚至要花上幾個小時來構思,但完成的成就感卻讓我甘之若飴。感謝陳冠健老師對我的悉心教導,帶我走入詩詞對聯的世界。



  • 6C 胡航語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季軍

       連續三屆獲獎             「臥病猶聽匣劍鳴」

  今年是我第二次參加學界對聯比賽,有幸奪得季軍,全賴陳老師的鼎力支持。

  對聯寥寥十數字,說難不難,卻也算不得簡單。以去年比賽的上聯「晚來風起花如雪」為例:「晚來」、「風起」、「花」隱含著因果關係,風因晚而來,花因風而起。在寫下聯時,我們除了照顧平仄和格律等,也需要兼顧這些小細節,然後作出呼應,如此才會工整。因此,下聯不但要寫出意境,還要具備相應的因果關係。如下聯對出「雨歇雲開月近人」,「雨歇」是「雲開」的因,而月又因為烏雲散去而得以「近人」,如此才堪稱成對。

  從一開始對對聯矇矇矓矓,到如今初窺堂奧,委實不容易。一次次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的下聯無出其右,又一次次遭陳老師指瑕索垢,我才發現作品是千瘡百孔的,才發現自己不過「初生之犢不畏虎,半罐泉水響叮噹」。但是也只有這樣,才能一遍遍地磨練我的創作能力,使我的對聯水平一點點地提升。

  創作對聯的學問深而又深,各位萬不可輕視對聯,更應該主動探索字縫之間的奧秘,將漢語發揚光大。



  • 6C 周錦濤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優異獎

       連續兩屆獲獎           「折柳空餘煙雨深」

  「平仄」、「孤平」...... 這些詞彙對三年前的我完全是陌生的,因為我從未認識「對聯」這種藝術,我甚至以為對聯只見於農曆新年。我很感恩有這個機會接觸中國文化,能夠從意境和格律上感受到它的美。

  我能享受對聯創作,並有幸在全港學界對聯創作比賽兩度獲獎,全賴陳老師的支持。他不僅從零開始教授對聯的基本規則,更一次又一次為我拙劣的作品提出改善的建議。老師的努力絕對是功不可沒的,令文化知識基礎薄弱的我加深了對對聯的認識。此外,亦賴學會成員積極討論,才能令我的作品更上一層樓。

  在嚴峻的疫情之下,不少比賽也取消了。但這個比賽仍能夠順利進行,真的很感恩。這是我最後以中學生身份參加的比賽,它為我的中學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。「添衣難耐傷風冷,折柳空餘煙雨深」,人生中的離別也許就如這對聯一樣,只遺下濛濛的細雨吧?

  我衷心盼望更多人接觸和認識對聯的知識,例如粵語九個聲調和意象的文化背景等,如此才能使這項傳統藝術傳承下去。



  • 5C 蔡嘉欣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優異獎

       初次參賽並獲獎        「望月易催鄉思深」

  這是我第一年參加中文詩創學會,在參與的過程中,我發現創作對聯是很有講究的,也挺有挑戰性和趣味。對聯與詩詞有相似之處,兩者都要注意音韻格律和營造詩的意境。雖然疫情耽誤了進度,但在詩創學會中,我仍有不少收穫,學到在平日課堂都學不到的知識,可惜只學到對聯這部分了。

  今年的全港學界對聯創作比賽,我意外獲得入圍通知。在面試前,我甚是焦慮,害怕自己無法通過面試,幸運的是陳(冠健)老師為我們安排面試練習,給予專業評語,令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應付面試,感謝陳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!

  得到優異獎給予我一點信心。相信大家只要勇敢熱愛文學,創作就不再是困難的事。願你也能在文學上挑戰和突破自己,開啟屬於自己的文學探險之旅!就讓我們一起宣揚中國文化吧!
I BUILT MY SITE FOR FREE US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