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節錄:

 曰:「然則(那麼)舜偽喜者與?」曰:「否。昔者有饋(送贈)生魚於鄭子產,子產使(派遣)校人(管池沼的人 )畜之池;校人烹之,反命曰:『始舍之,圉圉(困而未舒的樣子)焉;(不久 )則洋洋(舒緩搖尾的樣子)焉,攸然而逝(自得而遠去)。』子產曰:『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』校人出,曰『孰(誰)謂子產智?予既烹而食之,曰:「得其所哉!得其所哉!」』(所以)君子可欺以其方,難罔(欺蒙)以非其道。」  


賞析:

孔子總是教人做適當的選擇、適當的處理;正如孟子所說:「君子可欺以其方,難罔以非其道」,因為君子本性誠實,合乎情理的話,可能一時受人欺騙而信以為真;像宰我所假設的:「井中有仁道」,這樣不合情理的事,君子能明察是非,絕不可能被蒙蔽而輕易相信、輕易採取行動的。






I BUILT MY SITE FOR FREE US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