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節錄:
孟子曰:「人之患(缺點),在好為人師。」
賞析:
本章朱注:「王勉曰:『學問有餘,人資於己,不得以而應之可也;若好為人師,則自足而不復有進矣,此人之大患也。』」
「師者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也」,自古以來「師」被列為五尊之一,備受敬仰。聖人之欲以身正天下,垂教萬世,亦靠教化使然,故「師」乃人人敬仰的對象,其學識、資質、人格、影響,均是人間的佼佼者。
孟子所謂的「患」並不在「師」本身,而是在「好」字,有了「好」便易落入名利的爭奪與假象中,刻意的矯飾反而有失人師之格。本來一個人的學德足夠,別人自然景從,所謂的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」方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