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節錄:
曰:「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?」王笑而不言。
曰:「為肥甘不足於口與?輕煖不足於體與?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?聲音不足聽於耳與?便嬖(佞幸的近臣)不足使令於前與?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,而王豈為是哉?」
曰:「否。吾不為是也。」
曰:「然則(那麼)王之所大欲可知已(同矣)。欲辟(開闢)土地,朝(使動用法,使秦國和楚國來朝)秦楚,莅(莅通蒞,臨。 )中國而撫(收撫)四夷也。以若所為求若所欲,猶(像)緣(攀登)木而求魚也。」
王曰:「若是其甚與?」
曰:「殆(大概)有甚焉。緣木求魚,雖不得魚,無後災。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盡心力而為之,後必有災。」
曰:「可得聞與?」
曰:「鄒人與楚人戰,則王以為孰(哪一者)勝?」
曰:「楚人勝。」
曰:「然則(那麼)小固不可以敵大,寡固不可以敵眾,弱固不可以敵彊。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,齊集有其一。以一服八,何以異於鄒敵楚哉?蓋(發語詞)亦反其本矣。今王發政施仁,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,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,商賈(商人,音古)皆欲藏於王之市,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(道路),天下之欲疾(怨恨)其君者皆欲赴愬(訴)於王。其若是,孰(誰)能禦之?」
王曰:「吾惛,不能進於是矣。願夫子輔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雖不敏,請嘗試之。」